"OC基础"这个分类的文章是我在自学Stephen G.Kochan的《Objective-C程序设计第6版》过程中的笔记。
1、关于分类(category):
(1)、分类用来拓展现有的类,增加方法,同时可以不必访问主类的源代码,也不用创建子类;
(2)、只能增加方法,不能增加变量;
(3)、在代码中也只需要import进父类的h文件,不能编写任何继承的语法,因为不是子类;
(4)、在分类里添加的新方法会被子类继承。
2、编写一个分类的模板:原类是MyClass,分类的名称是MyClass+Cate,那么模板如下:
#import “MyClass.h”
@interface MyClass (Cate)
… //各种方法
@end
其中要注意:import文件使用的是双引号,@interface后面没有继承的冒号,紧跟着用括号声明这个分类的名称。可用下面的图片来说明:
3、
分类的m文件的内容可以写在主类的m文件里面。
比如Class和ClassCateClass可以共用一个Class.m文件。也可以各自分开为Class.m文件和ClassCateClass.m文件,如果分开的话, ClassCateClass.m文件应该这样写:
#import “ClassCateClass.h”
@implementation Class (CateClass)
…
@end
4、由3也可以看到,分类的h文件和m文件的命名方式。直接用主类名称加上分类名称来命名,比如Class+CateClass.h,或者可以是ClassCateClass.h;
5、扩展(extension):类的扩展是一种特殊的分类,是没有命名的分类。扩展可以定义新的实例变量和属性,这在分类里是不允许的。它的定义语法和分类基本一样,区别只是在括号里不需要写出名称,保持空即可。即是只要在类名后加一对括号即可。
6、扩展类的方法是私有的,即是它定义的数据和方法只供这个类本身使用。
7、扩展类的@interface部分最好写在主类的m文件里,保持代码良好的封装性。
8、要添加额外方法,分类(category)必须在第一个@interface中声明方法,并且在@implementation中提供实现,不然运行时会出错。而类扩展(extension)中添加的方法可以不在第一个@interface中去声明,而且没有必要在扩展里添加方法,因为扩展里声明的方法是私有方法,而不需声明只定义在@implementation中的方法就是私有方法了。
9、分类可以覆写主类的方法,不过覆写之后就再也不能访问原来的方法了,因为它们不是父类子类的关系,无法通过super关键字来访问。所以如果要覆写方法,或者使用子类,或者要先小心地把主类方法中的所有功能复制到覆写的方法里。
10、协议:协议是一串方法的列表,只有方法名,没有方法的具体实现。当某些类遵守某个协议之后,在类里面才会去具体地定义协议包括的这些方法。当某一个类声明遵守了某项协议之后,我们就可以在不知晓这个类的源代码的情况下,通过协议规定的方法来访问这个类。
11、协议使用@protocol指令和@end指令来定义,在这两者之间仅仅需要声明一些方法即可。声明的方法默认是@required类型的,即是遵守这个协议的类必须去实现的。如果有一些选择实现的方法,使用@optional去定义。模板如下,定义在h文件内:
@protocol Xprotoc
… //方法列表名,声明在这里的方法是遵守这个协议的类必须要实现的
@optional //从这个关键字开始,下方的方法列表是不强制要求实现的
… //不强制要求实现的方法列表
@required //从这个关键字开始,下方的方法列表又是必须要实现的了
… //要求必须实现的方法列表
@end
12、声明某个类XCalss遵守某个协议XProtoc的模板如下:
@interface XClass: Nobject <XProtocol>
尖括号内可以列出多个协议,使用逗号分开即可。
13、如果有一个对象xClass,想要测试它是否遵循了XProtoc协议,可以使用以下方法:
if ([xClass conformsToProtocol: @protocol (XProtoc)] == YES) {
...
}
14、使用id类型声明对象时,使用以下命令:
id <XProtoc> xClass;
那么当程序为xClass指定静态类型的对象的时候,如果这个对象不遵循XProtoc协议,编译器就会提示警告。尖括号内可以用逗号隔开多个协议,表示这个动态对象必须遵循多个协议。
15、协议也可以像类一样进行扩展,方法即是在声明一个新的协议的时候,使用尖括号让它必须遵循旧的某个协议,效果其实就是旧协议的扩展。如下:
@protocol NewProtoc <XProtoc>
那么任何采用NewProtoc协议的类都必须要同时遵循NewProtoc协议和XProtoc协议。
16、分类也可以采用某项协议,如下:
@interface XClass (CateClass) <NewProtoc>
17、如果你不想公开在h文件中声明你的类遵循的协议,那么你也可以把采用某些协议的语句(@interface语句,参照扩展类)写在m文件里,如下:
@interface XClass () < NewProtoc >
...
@end
18、定义了协议的类可以看做是把协议里定义的方法代理(delegate)给了实现它们的类。Cocoa和iOS非常依赖代理这个概念。
19、关于合成对象:
有时子类继承了父类之后,同时也继承了一些子类不需要或者有冲突的方法。比如Square类继承自Rectangle类,也继承了Rectangle类设置长和宽的方法,但是对于Square类来说只需要设置一个边长,继承来的设置长和宽的方法并不适用,如果有对象不小心调用了父类继承来的这个设置长和宽的方法,反而会出现错误。
那么这时可以采取另一种处理方法:定义一个新类,然后不要让这个新类继承旧类,而是在这个新类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它本来要继承的旧类的对象。
这种新类的对象就是合成对象,因为它是由其他对象组成的。比如以下的例子:
@interface Square: NSObject {
Rectangle *rect;
}
-(int) setSide: (int) s;
...
@end
注意这个Square类就不是Rectangle类的子类了,子类的对象是可以直接访问父类的方法的,而在这个例子中,Square类的对象就没法直接访问Rectangle类的方法了。
这时要通过Square类的对象要访问Rectangle类的方法就必须受到Square类的限制了,比如假设Rectangle类有一个方法-(int) area,那么在Square类里面可以这么定义:
-(int) area {
return [rect area];
}
那么要访问Rectangle类的方法就只能通过Square类提供的area方法,实现了监控。但是要注意在合成对象的初始化的时候记得也要为这个内部的对象rect做初始化。